第三十届奥运会正在伦敦上演。可是据调查,伦敦居民普遍反映冷淡。在街头的店面、橱窗,几乎看不到关于奥运会的标语、口号。伦敦人甚至觉得,奥运会费钱、费力,税收加重、交通拥挤,甚至有个老妇人说:“欢迎来奥运会,现在请滚开吧。”
媒体的报道如下:
新华社记者报道:这是“史上最临时的奥运会”!因为伦敦的奥运气氛远不如想象般浓烈,街头少见飘飞的彩旗和奥运标语!奥运主会场“伦敦碗”仍然没有完全褪去工地的模样!篮球馆、曲棍球馆都是临时建筑,新建的14个场馆中有8个是简陋的“临建”!伦敦皇家炮团兵营的奥运射击场四处漏风,狐狸神出鬼没!组委会不得不派出工作人员日夜巡逻,以防范狐狸啃咬电缆等设施而影响到比赛正常进行!
《辽宁日报》记者报道:从希斯罗机场到驻地法灵顿公寓,记者乘车50公里,横穿大半个伦敦市区,竟然没有看到一处与奥运会有关的标识!伦敦,两天后真的要举办奥运会吗?同样,乘坐地铁也未寻觅到奥运踪迹。地铁堪称伦敦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及外来人士认知伦敦的重要窗口。在地铁站内,各种商品海报和宣传橱窗比比皆是,但偏偏找不到任何与奥运会相关的痕迹,甚至连奥运会赞助商,似乎也没打算推出自己的宣传广告。
四年前的北京,29届奥运会圆了中国百年奥运的梦想,当时的中国人是多么自豪而狂热。在北京街头,人山人海,到处弥漫着奥运灿烂辉煌的气氛。为了把这届奥运会举办成“绿色奥运、科技奥运、人文奥运”,为了把它办成一届奥运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运动会,共建场馆31座,传达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的东方热情。虽然北京奥运会令人赞叹不已,但不得不说其花销不菲。
这届伦敦奥运会,据称耗资不高,虽然许多场馆为临时搭建,并且还可拆卸再利用,可披头士、滚石等摇滚元素的融入,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。伦敦举办了一次节能、环保而略显寒酸的奥运会。但是,不得不承认此次奥运会开幕式水平很高,他们没有辜负世界创意大国的美称。
亦有媒体称,在北京奥运会的巨额投资之后,伦敦奥运会显得过于节俭。在炫耀与实用之间,在盛大和节能之间,在无与伦比和创意无限之间,在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之间,你会选择谁呢?
伦敦和北京,是两座城。一个是工业革命起源的老牌绅士,一个是当今国际政坛新贵;一个优雅、矜持,那里的人过着富足而悠闲的生活,他们注重实用,怕被打扰;一个热情、好客,那里的人爱热闹、重荣辱。
我们不能说孰是孰非,甚至有人对伦敦的这种不以为然大为不解。本该是世界性的狂欢节日,为何他们慢热得有些冷漠;本该是举世皆欢,引以自豪的事情,他们却颇有微词?
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轨道,一场盛会却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。他们只好念叨着:“伦敦欢迎你,但你别打扰我。”有时候,看似冷漠,其实是一种自信,他们对这样世界性的节日早就见怪不怪,对一场盛会带来的经济利益早已处之泰然。他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,好奇、热闹、狂欢、喧嚣,有违他们的生活志趣。
他们不好客,他们不爱热闹,他们不围观,他们不人人亦云。奥运没错,但不要影响到生活,这就是伦敦人,固执,孤僻,冷淡,我行我素,害怕被打扰。但不得不说,伦敦成熟而理性,这是一个发达国家人民的真实状态。
而举办过一场规模宏大、无与伦比奥运会的北京,那绚烂的漫天烟花刚刚散尽,却在一场暴雨的袭击下显得不堪重负。
